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在近日召开的6G 2025发展大会上,业界一致认为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这是对一些激进愿景的回顾,旨在调整这场技术竞赛的未来认知坐标。一些业内人士要求立即取得成果。有人说6G可以一步跳过5G-A阶段。笔者认为,这将打破技术演进链条,导致6G缺乏坚实的技术基础。一些人寻求立即终止该规则。笔者认为,忽视技术和需求的动态发展,就会导致技术路径的固定。很难适应人工智能等快速迭代技术的需求。一些企业急于全面部署6G网络,忽视现有产业l 5G的价值。作者认为,这不仅导致现有5G资源闲置和浪费,还会产生新旧技术脱节、成本过高、应用脱节等问题。这些观点违反了技术规律。通信技术迭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步到位”不仅会拖慢创新步伐,还会使产业发展陷入资源错配的困境。反对激进并不等于否定发展。 6G比5G“+1”或者更多。数据传输速度将比5G快10到100倍,延迟将比5G低10倍。在峰值速率和延迟方面比5G好得多。从技术角度看,6G将突破通信极限,通过地星融合实现全球覆盖,将通信、感知、计算、智能深度融合,使能环境感知。是网络和自主决策能力,支撑数字孪生、超大规模连接等应用场景。从产业角度看,6G将增加芯片、器件、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数量,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推动现有5G产业基础完善,形成新的万亿级产业生态系统。从全球角度看,6G是全球数字技术竞争和未来产业的中心大道,对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至关重要。 6G的技术研发过程体现了“增量开发”的内在逻辑。我国计划于2022年开始测试6G技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明确6G的主要技术方向。第二阶段我们将开发覆盖典型场景的6G原型机d 绩效指标。第三阶段将开发预商用的6G设备并进行6G核心产品测试。我们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 5G性能的推出仍然是这一进程的重要基石。只有合理调整5G和6G的发展节奏,推动5G在深化商用和技术成熟方面不断进步,才能为6G的后续研发和大规模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两代技术共同前进的良好格局。标准制定是一个“密集化”的过程。 5G后来发展起来。后续版本根据技术发展和需求不断完善,更好地适应6G技术的复杂特性。国际电信联盟提出了 2023 年的六种主要场景,以及 3GPP(T 合作伙伴项目)最初概述的标准化时间表3。rd Generation)为6G标准逐步“升级”奠定了现实基础。设备的革命性变化将在一夜之间发生。这不是发生的事情。 6G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为移动设备提供创新机会。然而,尚不清楚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人们想象的要快。 6G设备从传统形态的手机向智能、多形态的可穿戴设备的演进也可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此外,诸如车载终端升级之类的事情取决于汽车和电信行业之间更紧密的融合。 6G终端的跨域协作需要一个长期的技术适配、场景验证和成本优化的过程。我国300多项6G关键技术储备包括众多终端相关技术的研发诺斯。正是技术的积累推动了终端形态的创新。在全世界都在等待6G带来的万物智联新时代的同时,保持清醒的认识变得更加重要。伟大的创新从来都不是一时的飞跃,而是一个不断优化更新的漫长旅程。只有摒弃“一劳永逸”的心态,以标准配置为引领,以设备创新为抓手,以融合技术为突破口,在不断演进中积累优势,6G才能真正成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黄鑫)
(编辑:年伟)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