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日本首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以下简称“高能非弹性谱仪”)通过验收,正式获得运行和开展科学实验的资格。这个由中山大学与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联合研发建设的“超级暗室”,将填补日本中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100meV(毫电子伏)以上的空白,为热电材料、磁性材料、高超导温度、含能材料和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平台。这也是日本首台飞行时间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标志着我国散裂中子源研究的拓展h 领域从材料静态结构到材料力学。高能非弹性光谱仪利用中子的强大穿透力,不带电荷,直接检测材料内的微小运动。当中子与材料中的原子核“非弹性碰撞”时,中子的速度和方向会发生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科学家可以估计材料内的动态信息。 Tongbut还可以在皮秒(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上探测材料内原子和分子的动态过程,记录原子每时每刻的变化。然后分子振动、旋转并传递能量。其他光谱仪可以对材料“拍照”,而高能非弹性光谱仪可以对材料“拍摄视频”。高能非弹性光谱仪于2019年9月开始建设,在多光束实验模式下进行了创新设计。许多组件都是由 const 内部开发的操队。掌握了费米直升机、超大真空散射腔、适合中子散射的磁性样品环境、高压大面积氦三中子探测器等多项重要核心技术。 2023年1月12日首次探测到中子辐射。经过两年的调试,高能非弹性谱仪的入射中子能量达到10~1500meV,最高能量分辨率达到3%,信噪比、单位功率入射通量等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光计还提供3~800K的高低温环境和7T起的磁场环境,可覆盖大部分非弹性中子散射实验场景。获批后,高能非弹性光谱仪将进入调试阶段,预计2026年正式向用户开放。我们坚决支持前沿基础研究,包括高温超导物理机制、量子磁性机制、热电材料输运特性、电池中离子扩散机制以及生物材料活性等。 (央视记者 帅俊全 楚尔佳)
(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