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零关税!海南自贸港开放红利将持续释放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作业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11月21日,记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封关工作进展顺利。海南省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类口岸”的基础设施和查验设施设备已基本建成,封关作业正在顺利开展。硬件系统建设已全部完成。全国首张贸易负面清单出台实施。 首个市场准入便利化特别措施。海南省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是全国最宽松的,增值加工品内销免税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岛。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凤利在会上介绍,封关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封关主要任务即将完成。关关相关30项重大任务已经完成或将根据需要继续执行。对封关政策进行“全流程、全要素、全范围、大样本、实战化”压力测试,并在五个子领域开展了“二级口岸”测试运行、单次封关政策全流程测试运行等多次测试演练。 “11月18日,我们正式启动全岛海关全面封关演习和7×24小时热搜“全面检验和提高各部门的快速反应、联合行动等大规模协调能力,确保平稳有序过渡到12月18日正式封关的真实状态。”王凤利说。现代服务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重要产业领域。海南省商务局副局长李志平表示,2018年至2024年,海南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9%,超过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达3515.9亿元,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实施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跨境资本集中运营中心、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飞机船舶融资租赁等一系列金融政策,保障全球资金自由流动。”新时代,充分发挥海南区位优势和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独特作用,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海南省财政局副局长周政表示,“零关税”、“低税率”政策是关停后企业最直接受益的途径。从 1,900 多个增加到 6,637 个。不仅免征进口关税,还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以进口设备为例,企业可节省20%左右的税收成本。在“低税”政策下,15%的企业税适用于11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生物医学和海上风能发电。由于鼓励产业数量为0,因此无论何种行业,均适用15%的个人所得税。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公司也可以享受境外投资收入免税,从而使他们能够制定自己的政策。特别财政措施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已实施18项,其中包括3个‘零关税’清单、加工零关税、‘双15’所得税等14项早期收获政策、4个‘零关税’政策“博鳌乐城制药设备免税政策也将优化。税德将融入“13+4”。“这17项政策中,10项‘零关税’政策覆盖的税目比例从21%提高到74%,几乎覆盖所有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并与两项增值税退税、一项离岸商业印花税政策和四项所得税政策重叠,形成“系统性财政支持。”他介绍,将继续向企业提供红利,提高比例。封关行动后,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建立以“一线放开、二线管控、离岛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进出口管制政策体系。”海口海关二级巡视员何斌表示,国家将按照总体要求,协调发展和安全。下一步,海南自贸港将继续秉承“智慧、信任、顺势、合作”的理念,打造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智慧监管体系,保障通关业务的顺利进行。一系列数据直观地展现了自贸港政策红利的有效性。今年9月底,纳入三项“零关税”清单的进口商品货值达270.6亿元,累计减免税金额达50.9亿元。增值税免税加工政策下累计内销110.8亿元,免税金额8.6亿元。个人所得税15%减免累计191.6亿元,企业所得税15%减免累计361.29亿元。海南省正成为新阵地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台阶、区域互利合作的新热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